2021-11-30 10:56:00
灵狮原创观点
苏州导视设计
苏州导视设计《拉丁字母》是照片排版的一个优秀范例,它将诗歌、摄影、舞蹈
和排版汇集成为一个优雅的整体:将字体和摄影图像巧妙融合。这种技术在与卡雷
尔.泰奇同时代的几个捷克设计师中非常流行,包括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Laszl6
Moho-ly-Nagy)、扬.奇肖尔德( Jan Tschichold)、皮特.兹瓦特( Piet Zwart)
和埃尔.利西茨基( EI Lissitzky) ,但泰奇将平面图形和摄影造型结合起来去
表达字母的形式,标志着一种探索字体和人体之间关系的新方式的到来。
.jpg)
泰奇与诗人维捷斯拉夫.奈兹瓦尔( Vitezslav Nezval)、舞蹈家米尔卡.梅
耶诺娃( MilCa Mayerova )和摄影师卡雷尔.帕斯帕( Karel Paspa)合作完成
了苏州导视设计《《拉丁字母》。这样的合作代表一 种合成的过程,这一
过程依靠在书中通过将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相结合而达成。泰奇受到
超现实主义影响在一些字母的设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M” 中,设
计师将梅耶诺娃叠加在一只张开的手上,字母被刻在手掌的折痕处,这比其
他字母设计更体现出了无意识性。
而在其他字母设计中,很多都表达了动态的身体所表现的构成主义基调。平面字
体和梅耶诺娃的姿势的组合也可以被视为对奈兹瓦尔的诗歌的回应。这其中使用
了基于字体的视觉联想(比如将英文字母"C" 和月亮联系在一一起),并通过运
用黑色条形整合视觉图形。有时,条形是字母笔画的扩展;有时,它们被视为与
另一个面相交的平面。它们常常会作为照片的边框,或边框的一部分。在其他情
况下,条形似乎是摄影镜头本身的一一部分,使得梅耶诺娃就站在里面、上面或在
它们的面前(比如“1”“R”和“T”)。从整体上来看,这个字母表似乎如电
影一般, 梅耶诺娃的每一个姿势就像一个关键影格,邀请我们去想象可能构成一
部芭蕾舞的过渡动作。
在利用身体和人体比例的图像来构建字体的悠久传统中,《拉丁字母》占据
了一席之地, 这个传统包含了吉奥弗洛利:托利 (Geofroy Tory )的《冠军弗
勒》(Champ Fleury,1529),以及安森.比可(Anthon Beeke)的《裸体
女人字母表》(Naked Ladies Alphabet, 1970 )的苏州导视设计《排版设计。